原标题:大医院“一床难求”如何破解?
医院如何让更多病人走进来?
市卫计委:去年人均门急诊看病8人次,今年许多举措都是“对症下药”
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履职目标承诺1.实施分级诊疗,促进有序就医。加强宣传引导,下沉优质医疗资源,全市新建10医院与基层卫生院医联体,发挥医学共享中心作用,提升基层服务能力,基层门急诊人次占比力争达到60%左右。
2.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服务能力。医院等重点项目建设,建设10家“国内名医专家工作室”,深化“医院”建设,创建12家国家级群众满意乡镇卫生院。
3.建设智慧卫生,改善就医感受。建设移动医疗服务系统,提供报告查询、预约服务、健康资讯等服务,配合市民卡建设,完善医疗自助服务、信息共享和付费结算等功能应用。
4.加强健康管理,做实惠民服务。全科医生规范化签约服务率15%,60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率65%,实施农村妇女“两癌”免费筛查,落实“单独两孩”生育政策和计划生育优先优惠政策,深化优生促进工程。
5.通过国卫复查,强化卫生保障。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复查迎检,提升健康素养。严防重大疫情,严打非法行医,严控出生人口性别比。
新媒民调请根据自己平时的了解,对照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履职目标承诺,以及下面这篇报道,你觉得市卫计委今年履职情况怎样?
(市卫计委的民调投票结止时间为10月13日17时30分,请您投下您的一票。)
如果你还有话要说, 以下是今日《绍兴晚报》刊登的报道
首席记者钟宏娇
全市年门急诊量多万人次,年住院量达到了64万人次,庞大的就医需求,有限的医疗资源,这一矛盾如何破解?缓解“看病难”是一个系统工程,近年来,市卫计委围绕这一难题推出了系列医改措施,今年又有哪些新举措推出?实施效果如何?日前,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亮点1大医院“一床难求”如何破解?医院正在改扩建中
(图为资料配照,图文无关)
年全市门急诊达多万人次,以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万计算,人均门急诊看病8人次。年住院量也达到了64万人次,且数字仍在不断上升,医疗供求矛盾突出。今年以来,市卫生计生委以扩增量、强基层、优服务为主线,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构建分级诊疗机制,努力缓解“就医难”。
在医疗资源配置方面,确保东、西、南、北、中均有优质医疗资源布点。
城南区块,医院的建设定位医院,医院,医院的格局。医院医院优质技术、人才、管理资源,高标准打造,以有效满足群众需求。至目前,医院门诊楼、住院楼、综合楼、感染楼等主体结构已完成结顶,即将进入装修和设备安装阶段;人力储备、骨干培养、医务人员培训进修正在同步进行中。
中心城区区块,因医院“东改西扩”工程,即改建原科技馆为国医馆,满足群众中医药服务需求;医院使用,有效扩充医疗用房,相关项目已在进行中。
城北区块,医院建设,医院招聘医务人员,医院对其人才、管理、学科等进行对口帮扶,市妇保院与其构建医联体,目前已处于运行前准备阶段。
城东地块,重点扶持医院高新区分院(皋埠镇卫生院)建设,目标是打医院,使之成为东部区域医疗中心。高新区分院以医院为支撑,与医院建立紧密型医联体。经过一年多的运作,高新区分院整体能力得到加强,门诊与住院人次快速提升。
医院易地新建项目确定在高新区,前期立项、设计、评审、招标等工作正在有序开展,建成后将成为全市最具规模的公医院。另外,市妇保院新建项目调研工作也在进行中。
亮点2医院如何让人放心看病?大医院结对帮成长
(图为资料配照,图文无关)
乡镇(街道)、村(社区)医疗机构是医疗服务体系的基础,医院“全线吃紧”的背景下,如何增加基层卫生院对市民的吸附能力,重构有序的医疗秩序即推行分级诊疗显得日趋重要。下沉资源、做强基层是今年市卫计委工作的重点。
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方面,市卫计委主要采取构建医疗联合体、建设医学共享中心和设立基层慢病联合门诊等三大措施,使基层卫医院医疗资源。目前,全市已建成医疗联合体20家,建成运行医学共享中心22家,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人才向下延伸,形成了县域内的优质医疗资源共享。今年,还在基层建立了慢病联合门诊,医院专家定期到基层坐诊(市直和越城区每周半天),通过上级专家、基层慢病首席医生、签约医生(责任医生)三支队伍共同管理慢病患者,提高基层服务能力。
基层队伍建设方面,进一步加大了基层卫技人员的培训力度,今年已累计培训人次。在基层医务人员中开展健康管理师、心理咨询师等培养,扩充服务技能,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从应届高考生中定向培养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中医等专业社区医生共名,以进一步强化村级卫技队伍建设。
针对老百姓反映较多的基层卫生院药品少的问题,市卫计委放宽了用药范围。今年4月开始,调整了基本药物目录,基本药物从原来的种扩大到种。同时,允许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根据本单位的业务需要,自行从基本医疗保险目录中选择使用除基本药物外的药品,医联体实施单位可配备对应医院的药品。药品品种扩大后,基本可满足基层用药需求。
通过上述举措,今年,群众常见病、慢性病、多发病在基层首诊的比例有了一定的巩固和提升,乡镇(街道)卫生院门急诊服务人次较上年有较大幅度提升。
亮点3市民看病如何更方便?医疗APP、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减少市民看病的排队等候时间,提高市民个人健康管理的智能化水平,这是我市卫生系统近年来的一项亮点工作,该项工作也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目前,我市已启用全市预约诊疗平台,共有33医院提供全号源预约,目前日均预约量已达人次。市民只要凭“健康卡”,在家里即可通过网络或电话完成预约,省去排队等候之苦。同时,随医院推出,看病后在诊室即可完成付款,无须再次排队。由于患者的所有医院均可调阅,也方便了医生更好地诊察病情。
今年以来,市卫计委又实施了“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推出“移动智能医疗”服务,以移动APP、WAP两种形式整合现有绍兴市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检验检查报告查询、医疗资源预约服务,医院医疗资源,医院排队叫号以及医生咨询等服务,形成面向群众的一站式移动医疗服务系统。目前“健康绍兴APP”已完成试运行,即将正式推广使用。另外,医院、医院还推出了集预约诊疗、健康咨询、在线支付、报告查询等功能于一体的 市卫计委主任袁立江表示,下一步,市卫计委仍将着力推进重点建设项目,依托信息化建设开拓新型医疗资源,扩充“硬条件”,提升“软实力”。同时,继续推进分级诊疗工作,通过各项工作措施的综合作用,有效引导群众更多地到基层就诊,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就医新格局,努力实现“小病在社区、医院、康复回社区”的目标,建立更加合理有序的就医新秩序。
“台湾士林夜市”你知道吗?16日你去现场就知道!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