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延安简介
延安地点
延安市场
延安要闻
延安发展
延安天气
延安旅游
延安信息

开国将军的绰号全纪录开国上将篇110

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4%BA%91%E6%B6%9B/21900249?fr=aladdin

年解放军大授衔,共授开国元帅10位,大将10位,上将55位,中将名,少将名。后来在56-64年期间又增授2名上将、2名中将、名少将。

这些将军曾为创建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因此被人们称之为"开国将军"。

这些开国将军们经过血与火的洗礼,身经百战,九死一生,是他们和无数革命先烈的无私付出,才缔造了今天的人民共和国。这些将军们不管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都为共和国的建立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才成就了这盛世中国。

这些将军中,很多人都有着自己的绰号,这些绰号或有趣、或生动、或形象、、或写意、或严肃、或活泼,也体现了将军们的个性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在这里给大家盘点一下,开国将军的绰号。前期给大家盘点了开国大将的绰号,接下来说一说开国上将的绰号。

开国上将的绰号(1-10)

首先

关于开国上将的排序问题,到底有没有先后顺序,在大家心中还是比较有争议的。首先,开国元帅的排名时有先后顺序的,时任军委主席和军委委员是入围的主要资格和依据,委员们是有先后之分的,这个没有争议。

其次,开国大将的排名,也没有问题,论战功和贡献,粟裕排名第一,“粟裕镇大将”,也是完全能够镇得住的;徐海东是毛主席钦定的大将第二位;王树声和许光达大将为正兵团级,排在末两位,也符合逻辑。

而关于上将的排名,有人认为也是按照资历、战功、战绩、贡献排名,其实并不完全是这样,整体而言,是按照各位将军当时的任职部门和职务进行排序的。小编在这里不展开讲,就按目前大家普遍认可的排序方式,对各位上将一一盘点。

1、萧克将军绰号----大树将军

萧克有元帅之资,立大将之功,授了上将之衔。八路军初期的6位正副师长,除萧克外都是元帅军衔,但萧克将军却说:“过去我有那么多战友,他们为了新中国全都牺牲了,我早该被打死。评不评,评个什么都行!”,其高风亮节和豁达心胸令人敬佩。

当初许世友不满上将军衔,发牢骚,周总理一句“萧克是上将”,令许大将军不再多说什么,可见“萧克镇上将”,令人信服。

关于将军的绰号“大树将军”,是因为萧克经常以“大树将军”冯异来自比。

冯异本是东汉的开国大将,为刘秀统一天下,立下过大功。战场上,勇不可挡,功勋卓著,但他为人谦和,每到将军们聚会论功时,他都会躲到一旁的大树下,从不参与争论,由此东汉军中都称他为"大树将军"。“我们共产党人,难道还不如古人吗”,萧克将军如是问到。

萧克将军不仅在军事领域成就高,在文学方面也是颇有造诣,他曾著作的小说《浴血罗霄》,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

另外还主持编辑了《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作了《萧克回忆录》、《朱毛红军侧记》等作品;主办了《炎黄春秋》杂志;历时八年,主持编写出了煌煌百卷巨著《中华文化通志》、《中国大百科全书》。

一代文武双全的将军,令人钦佩。

2、李达上将绰号----活地图

李达将军,大部分时间都是做参谋工作,从年起李达就开始担任独立第一师参谋长,直到年,李达卸任副总参谋长,参谋工作跨度很长,曾经辅佐过贺龙、刘伯承、彭德怀、陈毅、徐向前五位元帅。曾是二野位于刘伯承、邓小平之后的三号人物,资历非常深。

李达将军的绰号“活地图”是刘邓首长给的。

李达长期在刘邓大军中担任参谋长,他最大的特质就是能把地图装进脑袋中。

作为军事参谋,李达不仅对地图倒背如流,对地形也是了然于心。

随便展开一张地图,他都能准确地说出,每一个地点的地形地貌,可见对地图的高度敏感性。一直到新中国成立,李达到过的每到一处,其地理特点他都耳熟能详,甚至在80岁高龄时,还能记住全国多个县名。

在军中,李达还被人成为“我们的好参谋”、"我军的诸葛亮“,可见人们对他的认可。

3、张宗逊上将绰号----禁卫将军、缴获大王

张宗逊上将,还有一个上将儿子,张又侠,父子同为上将,共同为国家作出巨大贡献,不失为一段佳话。

第一个绰号”禁卫将军“

张宗逊随毛主席参加了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毛主席放弃进攻长沙,转战湘赣边界。随后就是确立“支部建在连上”这个伟大决策的“三湾改编”,多人的起义部队改编为7个连,张宗逊担任了警卫连的副连长,专门负责毛主席的警卫工作,由此,他也成为毛主席的第一任卫士长。

年,毛主席就又把张宗逊调回身边,担任总参一局局长。这个部门类似于中央军委的大管家,而且直管中央警卫团。上任之后,张宗逊亲自到延安部署保卫工作。

由此,张宗逊被视为”禁卫将军“。

第二个绰号”缴获大王“

年2月,师师部命令张宗逊率领旅担任阻击太原方向日军的任务。张宗逊指挥全旅发起总攻,将日军全线击溃。这次战斗共毙伤日军多人,生俘2人,击毁日军火车一列,缴获了大批武器和物资。

同年,日军1万多人由平绥、同蒲铁路和太(原)汾(阳)公路沿线各据点出动,分5路向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张宗逊率部队顽强阻击,歼日军余人,俘日军军官1人,缴获轻重机枪3挺,马步枪20余支。

在八路军师收复七城的整个战役中,张宗逊指挥旅和旅协同作战,共消灭日军多人,缴获了当时八路军急需的山炮、汽车等一批武器装备。

由于张宗逊在战斗中多次大批缴获敌人武器装备,其“缴获大王”的外号不胫而走。

4、李克农上将的绰号----特工之王,李胡子

李克农将军从来没有上过战场,却位列开国上将第四位。

李克农将军的绰号"特工之王",当之无愧!

作为长期从事党的情报工作的杰出领导人,李克农在隐秘战线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他的一个个重要情报,才使得我们的军队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并且多次营救毛主席、周总理,以及一大批党和国家领导人于危难之际。毛泽东说,李克农对党是立了大功的。没有他,党的历史从三十年代以后可能要重写。可见李克农的重要性。

不管是红军时期、抗日战争日期、解放战争时期,李克农都在情报工作中,出色完成任务,完胜国民党戴笠、毛人凤之流,以至于蒋介石气的吐血。

朝鲜战争期间,李克农作为中方的谈判代表,促成了停战协议的签订。连美国都对李克农忌惮三分,李克农去世后,美国中情局休假三天庆祝,足见特工之王的伟大。

李克农喜欢戴一副黑边眼镜,他的唇上总是留着一小撮胡子,这使他看上去很有风度,和他熟识的人都喜欢叫他“李胡子”。

5、王震上将的绰号----王胡子

王震将军有一个广为人知人知的绰号——“王胡子”。

不同于李克农的胡子,是经过修剪,典型的“美人胡”,王震将军对胡子是不管不顾,任其疯长。

其实王震将军早年并不是故意想留大胡子的,他脸上的胡子一个劲的往外冒,不管前一天刮的多干净,第二天总会又长出来。

尤其忙起来的时候,根本没空理会刮胡子的事。

在南泥湾进行大生产运动时,王震为了激发战士们的斗志,他用自己的胡子向大家做了一个保证。后来大生产运动胜利了,王震带队返回延安,受到党中央的热烈欢迎,在欢迎会上,毛主席一眼就看到了留着大胡子的王震了,不但对他很是赞赏,还问他为什么留这么长的胡子。王震回答说,这是因为当初在突围的时候,自己就向全旅下了保证,如果不把他们带回延安,如果不让他们见到毛主席,那他就不再刮胡子了。听了这番话,毛主席很受感动,当场就给他起了“王胡子”的绰号。从此王胡子的称号名满天下。

6、许世友上将的绰号----”徐和尚“

所有的开国将领中,最传奇、最特殊、最被人所仅仅津津乐道的将军,非许世友莫属。

他逝世后,坚持要求土葬,要和母亲一起,以弥补战争年代不能尽孝的遗憾,在中央下达文件要求火化的大形势下,邓公特批"照此办理,下不为例"。在王震上将传达的中央文件中称:

“许世友同志在几十年的戎马生涯中,出生入死,战功显赫,他是一位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为此,决定满足他特殊的要求,这是特殊中的特殊!”七个特殊,将将许世友波澜壮阔、充满传奇的一生做了最好的诠释。

许世友将军绰号"许和尚"、"和尚将军",因为家境贫寒,为了生存,八岁时跟随一位民间老拳师上嵩山少林当了一名俗家弟子。在少林寺的八年,许世友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正是由于远超常人的个人身体素质和高超的武艺,才帮助了许世友将军在戎马一生的革命岁月中立下不朽战功,成就了一代战将的赫赫威名。

7、邓华上将的绰号---无

在中国的开国将领中,统兵百万的将领有几位?

首先是林彪帅

第二位是彭德怀元帅

第二位是粟裕大将

剩下一位就是邓华将军了。

年我军第一次评定军衔,邓华因为资历太浅,仅被授予上将军衔。

年的庐山会议上,面对一些人对彭老总的指控,邓华将军坚定地支持彭老总,最终遭到牵连,撤销了军区职务,被分配到四川担任农业机械的副省长,副省长的工作,一干干就是18年。

年对越自卫反击作战时,邓小平最先考虑由邓华挂帅,但邓华的身体状况已经很不好了——仅仅在一年之后,即年7月3日,他就在上海病逝了,享年70岁。

邓小平闻此噩耗,悲痛无限,称:“失我军一员大将军!”

8、彭绍辉上将的绰号----独臂将军、活关公

在中国的开国将军里,共有10位独臂将军,

分别是:上将彭绍辉、贺炳炎,

中将余秋里、晏福生,

少将彭清云、左齐、陈波、童炎生、苏鲁、廖政国。

其中,彭绍辉是资历最老,职位最高的,也是是最早被截肢的,是红军首位独臂将军。

年春深时节,第四次反"围剿"战斗,国民党出动精兵强将包围了江西草台岗地区,企图消灭红三军团。时任红1师师长的彭绍辉奉命连克宜黄、乐安。为抢救战士,他自己被敌人重机枪子弹打中左臂,臂骨被击碎,但仍不下火线。

因伤势严重,医院后,在没有麻醉药、医疗条件相当简陋的情况下,他做了3次手术都没成功。

当彭德怀知道彭绍辉受伤后,医院,厉声道:

“我要求你们想尽一切办法,保住彭师长的左臂,红军需要这只胳膊指挥战斗!”

但最后实在没办法,彭绍辉只得截去左臂。

而且是在没有麻药的情况下完成的截肢手术。

从此,彭绍辉“活关公”的绰号,不胫而走,享誉军中。

彭绍辉带兵,军纪严明,他经常对部下讲:

“红军有三条最可耻,一是打仗怕死最可耻,二是开小差最可耻,三是违反群众纪律最可耻。”

因此,彭绍辉带过的队伍,作战十分顽强,而他本人更是出了名的猛将。

军中双彭,勇猛无双,横刀立马,有我无敌!

值得一提的是,彭绍辉将军和彭德怀元帅被称为双彭将军,彭绍辉将军老家瓦子坪,距离彭德怀老家乌石乡彭家围子,不过30公里,二人实打实的老乡,且彭绍辉长期在彭大元帅手下工作,二人关系亦师亦友,却又相爱相杀。

二人是可以为对方挡子弹的情分,彼此都为对方多次伤心落泪,可见感情之深。

但闹起别扭来,二人又是互相指着鼻子对骂,俩人都是火爆脾气,性格刚烈,直来直往,完全不顾及上下级关系,事后又互不记仇,甚是有趣!

9、张爱萍上将的绰号----斧子将军

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军队中有两个人惹不起,张爱萍,就是一个”。

张爱萍在军中是出了名的“硬骨头”,常年带兵征战的他,性格刚烈,做事爽快“说一不二”,连他的儿子张胜也称父亲是“又硬又臭的石头”,

张爱萍,他是57位开国上将中唯一一位出任国防部长的上将,他的前任有彭德怀元帅、林彪元帅、叶剑英元帅、徐向前元帅和无衔将军耿飚。

原名张端绪,年轻时的张端绪一心想出外闯荡,并改名“爱萍”以坚定离家的决心。所选“萍”字寓意一为浮萍,漂泊不定,一为青萍,即宝剑,斩杀不平。

张爱萍将军的绰号”斧子将军“,据说是美国媒体给的。

张爱萍在五角大楼舌战群儒、为国家利益而战对于国家利益得失,张将军向来态度坚决、寸步不让。对此,外媒还送了一个外号给张爱萍,叫他“斧子将军”。

张爱萍的这个硬脾气,谁也拿他没办法。但是张爱萍脾气再硬,却在三个人面前不敢撒泼,这三个人分别是:毛主席、朱德、邓小平。有人问他这是为何?张爱萍回答说:“我敬佩他们。

10、杨成武上将的绰号----白袍小将

提起白袍小将,你会想起谁?

是单刀赴会、千里走单骑、万人之中取上将首级、蜀汉五虎将之一的常山赵子龙---赵云?

还是面对北魏几十万重兵的围追堵截,一路纵横驰骋、大战47场,战无不胜,攻克城池32座,直取北魏首都洛阳的南北朝战神----陈庆之?

抑或是《隋唐演义》里面手持长枪的“冷面寒枪俏罗成”?

还有当年“三箭定天山”“降服高句丽”的唐朝名将薛仁贵?

而我们的共和国上将里,杨成武将军也是享有“白袍小将”的美誉。

长征时期,他是开路先锋,强渡乌江、飞夺泸定桥、智取天险腊子口,可谓年少成名;抗日战争中率部击毙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一战封神;组织“雁翎队”开展“地道战”,解放战争中攻克石家庄,开解放军城市攻坚的先河;抗美援朝战场浴血奋战坚守"三八"线,,率领志愿军20兵团挫了美军的“坦克劈入战”、重创美军第七师等。可谓百战百胜,另敌人闻风丧胆。

而“白袍小将”的称号来自击败阿部规秀一战之后,

年,杨成武任独立一师师长兼晋将察冀军区第一分区司令员、政委,他指挥的黄土岭一战令阿部规秀的小命归西,他是日军侵华战争中丧生的一个高级将领,也是中国军民在整个抗日战争中击毙的职务最高的一个日军指挥官。一时间,震动中外。

国内外的报道全是溢美之词,第二年春天,知名民主人士李公朴也慕名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考察,并拜会杨成武。当见到杨成武这位威震敌酋的年轻将领时,连说:“好一个白袍小将!”

当时杨成武不过25岁。从此“白袍小将”的声名远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yananzx.com/yaxx/24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