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积极推广“一村一品、一帮一带”脱贫模式,通过专人负责、技术支持、资金保障等措施,尊重群众意愿,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产业,从根本上激发困难群众脱贫内在动力。
焦引平是宜川县集义镇养蜂大户,由于养蜂经验丰富,他经常被邀请到镇上的养蜂基地为前来学习的群众进行技术培训。这位跟着焦引平学习的村民刘俊忠是寺家庄村的贫困户,年通过集义镇“一帮一带”政策,在焦引平的帮助下,他也发展起了养蜂产业,去年他家的养蜂规模达到了58箱,收入多元。
宜川县集义镇脱贫户刘俊忠:
今年年底计划发展到箱,今年下来大概(收入)能到3万元,以后就是继续养。
目前,宜川县集义镇养蜂户已达多户,“一村一品,一帮一带”让贫困群众看到了脱贫的希望,激发了增收的动力。甘泉县桥镇乡石沟门村村民郭建东妻子身患残疾,自己也因在外打工受伤导致腿部残疾,结合村里和他家的实际情况,年,桥镇乡免费为他提供了一个标准蔬菜大棚,并为他提供产业扶贫资金,帮助他发展大棚产业。
甘泉县桥镇乡石沟门村村民郭建东:
人家把棚弄好,我们就上了一个膜和帘子,去年毛收入了,我(以后还打算)准备想养殖业,做循环农业。
围绕“一村一品”的产业扶贫思路,年,桥镇乡在石沟门村投资建设了20个米的标准蔬菜大棚产业示范园,带动贫困户发展棚栽业。
甘泉县石门镇寺沟村村民韩文革:
政府该扶持的也都扶持了,我就好好干,我觉得对得起扶持我的人,对得起支持我的人。
甘泉县桥镇乡党委书记:
(贫困户)全部发展了主导产业。其中日光温室大棚户是7户,养殖户是40户,果树是7户,外出务工的是14户,有劳动能力的产业户已经达到了%。
去年以来,我市把“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作为脱贫产业的重要抓手,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全面扶持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发展林果、棚栽、养殖等产业,做到了户户有扶持资金,村村有产业发展项目,确保贫困人口早日脱贫。
记者:杨晓翔张鑫
编辑:蒲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