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来逛街,明显感觉街道通畅了,环境卫生也变好了,心情顿时舒畅了许多。”市民李鹏飞高兴地对记者说。从12月20日开始,市城管局联合宝塔区政府开展为期10天的“2+1”三城联创综合整治活动,经过三天的整治,市容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12月21日晚7时30分,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一行人来到了龙昌园、东关街、二道街夜市、火车站等地,看望了执勤的城管监察支队队员和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了解他们的执勤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并检查了市容环境情况。随意摆摊设点的现象没了,市容环境改善明显。随后,综合整治组来到热电厂、延大附院、七里铺村等地,就如何搭建便民市场进行了探讨,初步明确了双方责任,由宝塔区政府下辖的相关街道办事处负责搭建、收费和管理,市城管局配合让周边商贩进入市场,统一管理。
据介绍,自开展“2+1”三城联创以来,市城管局和宝塔区政府加大了管理力度,采取“堵”“疏”结合的方式改善市容环境,但仍有部分商贩不顾劝阻,在街道两旁、过街天桥、广场随意摆摊设点,甚至与城管队员打起了“游击”。此次综合整治计划在月底之前将市区街头的流动小贩全部疏导在8个新考察的临时便民市场内,同时加大了监管力度,从早上10点到晚上10点,东至飞机场,北至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南至南高速路口,都有城管监察支队队员和街道办事处人员执勤,确保占道经营现象不再反弹。
据了解,在当日的整治活动中,城管监察支队共暂扣三轮车47辆,手推车2辆,自行车1辆,占道经营物品余件,纠正门店门头、违章行为近起。
本报记者马政
堵疏结合才是市容环境的“良药”
提起城市街道、广场的乱象,总让人头疼不已,媒体曝光、相关部门监管,可乱象仍屡禁不止。究其原因,没有形成长久有效的监管机制,没有给小商小贩一个合理的安置场所,部分商贩和市民素质认识不够是“病根”。
要想根除“顽疾”,不仅要下“猛药”,更要有一剂“良药”。此次为期10天的市容环境综合整治,就是一剂“猛药”,而相关部门看准了“病根”,搭建临时便民市场疏导商贩便是给市容环境“顽疾”下了一剂“良药”。在采访中,一位城管队员告诉记者,针对部分顽固摊贩,他们进行了耐心地谈话,摊贩们也由最初的抵触慢慢地开始接受,并愿意配合搬入市场。在对摊贩的劝导过程中,他们也注意向围观市民说明情况,宣传“2+1”三城联创,让更多的人理解城管执法,支持市容环境整治。
“猛药”下了,“良药”有了,近几日市容环境便见了“药效”,但如何能使市容环境一直保持健康才是市民最关心的问题。希望相关部门切莫讳疾忌医,保持整治成效,让城市永葆美好。
马政
延安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