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中国电影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精,涌现出大量优秀的电影作品。现在,小编分四个阶段,带大家一起回顾党领导下的中国电影发展历程。
早在年秋,党中央和八路军总政治部在延安成立了“八路军总政治部电影团”,又称“延安电影团”,这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电影机构。延安电影团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拍摄了大量反映陕甘宁边区和延安的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各方面活动的新闻纪录片和新闻素材。延安电影团以电影为武器,积极宣传抗战,起到了“团结人民、鼓舞人民、打击敌人”的作用。
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影片和素材,许多都成为了经典:
延安与八路军
这部影片于年10月1日在陕西省的黄帝陵拍摄了第一个镜头,揭开了“延安电影团”创作的最新一页。整部纪录片拍摄过程历时两年,内容十分丰富,思想极为鲜明,紧扣“天下人心归延安”这一中心,这也符合当时全国进步青年把抗日希望寄托在共产党、八路军身上的热切心情。虽然此片最终没有完成上映,但是它拍摄的许多素材,在后来中苏合拍的《中国人民的胜利》和《解放了的中国》等片中被反复使用,产生了极为广泛的影响。
南泥湾
这部影片是延安电影团—年在延安拍摄的纪录片,也是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唯一一部完整的影片,片名为《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边区军民也称为《南泥湾》。影片真实地纪录了南泥湾开发之前的一片荒芜,纪录了三五九旅指战员以饱满的革命热情,克服重重困难开荒种地、挖窑洞、盖房子、养猪放羊、纺线织布、土法造纸,把南泥湾变成了塞北江南的真实情景。并且保存了毛主席为影片书写“自己动手、丰衣足食”题词时的珍贵镜头。该片于年2月在延安和陕甘宁边区上映,受到广大军民的热烈欢迎。
纪念白求恩
这部影片是年根据延安电影团《白求恩大夫》这一新闻素材编辑而成的。影片生动展现了白求恩同志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而献身的共产主义精神,以及广大战士和群众对他发自内心的感谢与热爱。
延安生活散记
这部影片是用延安电影团所拍素材于年编辑而成。反映了在延安工作和生活的电影工作者对延安的美好的回忆。延安永远为人们怀念和敬仰。
—————未完待续—————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赵琦
责任编辑:张广荣
喜欢请点赞哦!
特别喜欢请转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