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民间美术园地里,剪纸是一朵奇葩。这些不同风格的剪纸花样,将民间艺术的百花园点缀的五彩缤纷。
安塞剪纸造型古朴、线条粗放、寓意深刻、乡土气息浓郁,淳朴、庄重、简练、概括、别具一格。安塞剪纸不仅造型美观,剪工精致,而且具有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包含了美学、历史学、哲学、民俗、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多方面的内容,被誉为“地上文物”和文化“活化石”。
安塞剪纸遗产在年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年,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
1历史和特点
安塞剪纸的历史很少有文字可考证,但问一问健在的剪花老婆婆“小时候剪花跟谁学的”她们都会同样回答:“跟妈妈学的”。安塞人现在还称传统花样为“古时花”自有它的道理。从64岁的常振芳剪《龙与凤》,使人能联想起五千年人类在那龙飞凤舞的年代的龙凤造型特别是与灌阳西水坡仰韶墓内摆塑的龙有某种相似之处。67岁的白风兰《牛耕图》和《猴吃烟》中的树干和树枝组成了鹿头纹样的变形专家们认为它是我国古代作为“物侯历法”和生命象征的鹿图腾崇拜在安塞的遗存。高如兰剪的《抓髻娃娃》喻示了结婚孕子的生命内涵,这幅剪纸的造型,与故宫博物馆藏的商代青玉女佩、河南殷墟出土的商代双面裸体玉人极为相似,引起专家们的普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