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天下第一陵——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今天小编主要来带大家介绍下延安市八大名人,希望能对要了解延安市的朋友有所帮助。
刘光世刘光世(年—年),字平叔。保安军(今陕西延安志丹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兴四将”之一,镇海节度使刘延庆次子。宋徽宗时,刘光世奉命镇压河南叛军张迪,因功授承宣使,充任鄜延路马步军副总管。靖康初率部戍边,败夏兵于杏子堡。金兵大举南侵,与韩世忠等共守江南,屡立战功,升司检校太保、殿前都指挥使,封荣国公。后率部抗金,但其“御军姑息,无克复志”,饱受诟病。绍兴七年(年),引疾罢去兵权。绍兴十年(年),再为三京招抚处置使。次年,罢为太保、万寿观使,累封杨国公。绍兴十二年(年),刘光世去世,年五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武僖”。乾道八年(年),追封安城郡王。宋宁宗开禧元年(年),追封鄜王,列七王之首。
赵彦赵彦(?~年)明代大臣。延安人。明代万历十一年(年)进士。官至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多次巡边出征,战功显赫。为人沉敏有智略,临大事不乱。一生戎马,多在边地谋事,巡抚山东,天启二年与登莱巡抚袁可立共同剿抚邹、藤一带的白莲教骚乱,主张只惩首者,随者从宽。出使广东,屯兵粤东。留有《筹边略》等著述。赵彦关心家乡教育,出资在延安北关瑞艺园兴建“赵公书院”,附建有义学坊、然利楼、会经堂,建筑规模宏大,对地方文化风气颇有影响。病故后葬于故里。
高迎祥高迎祥(年~年),字如岳,陕西安塞(今陕西延安市安塞区)人。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也是明末农民起义的第一代闯王。崇祯九年(年),率军出汉中,谋攻西安。行至黑水峪(今陕西周至县黑河水库),遭到陕西巡抚孙传庭伏击,兵败受俘而死。善于骑射,膂力过人。崇祯元年(年),率众起事,自称闯王。进入山西境内,成为王自用“三十六营”主要将领之一。王自用死后,各部渡过黄河,转战河南、湖北、陕西、四川等地。参加荥阳大会,成为十三家七十二营民变队伍之首。带领李自成、张献忠东征,攻破凤阳,毁掉明帝祖陵。
刘志丹刘志丹(年10月4日一年4月14日),名景桂,字子丹、志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年3月,率红28军参加东征战役,由罗峪口附近东渡黄河,挺进晋西北,迭克敌军。4月14日在山西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年仅33岁。年,被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36位军事家之一。年9月14日,他被评为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之一。
谢子长谢子长(年—年2月21日),原名世元,曾改名德元,号浩如,化名冬阳,陕西省安定县(今子长县)枣树坪人。陕北红军和苏区创建人之一,中国工农红军杰出指挥员。年任陕北红军游击队总指挥部总指挥、红26军42师政治委员,年任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委员和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负责人,指挥部队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陕北苏区的“围剿”,谢子长在长期征战中,多次负伤,年2月21日逝世;同年,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决定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年,中共中央西北局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在瓦窑堡修建了子长烈士陵园,并举行了隆重的公葬仪式。
贺晋年贺晋年(.10.1~.05.11),男,陕西省安定(今子长)县贺家湾人,陕北红军创建人之一,原军委装甲兵副司令员(正大军区职待遇)。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第十一届中央候补委员,在党的第十二、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年5月11日7时35分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
屈伸屈伸(.8—),字动之,陕西洛川城关镇人。国大代表,中将军衔。国民革命军第二绥靖区中将参谋长。南京解放后,屈伸应傅作义等国民党高级起义将领之约,准备到北京参加全国政协,但是由于母亲年迈,所以取消行程,回到家乡洛川。不久胃病发作,屈伸于年在延安去世,终年46岁。
韩起祥韩起祥(~),中国陕北说书演员。男,汉族,陕西横山人。3岁失明,13岁学艺,30岁能说唱几十部书,会弹50多种民歌小调,是陕甘宁边区的盲演员。他自编自演了多个新段子,热情讴歌新人新事新风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作有《刘巧团圆》、《翻身记》、《宜川大胜利》、《我给毛主席去说书》等。
版权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戳戳戳“分享”给好友们吧!支持小编,点赞和在看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