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队”在关于年”追寻红色足迹·情系圣地发展”全国大学生延安暑假社会实践专题活动社会实践报告的评审中,被评为“优秀社会实践报告”,并点名表扬“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队”在实践报告中能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并能学以致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回顾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队为期六天的开发实践吧!
大学生暑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团队名称: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队
指导老师:李林森、赵颖
主要成员:李吉冬、李慎冰、杨彦帅、王丽、李华文
红色革命为地基结合自己体会深实践队员杨彦帅回忆道:“由于先一步到达了延安,在去往实践基地的路上,我发现了延安当地的出行特点,这里没有共享单车,骑电动车的人也不是很多,出行要么靠公交,要么步行,道路也很有特色几条主要的大干道,分叉道路少,这也恰恰体现了延安那股坚韧不屈,一条道路走到底的精神。”从纪念馆、南泥湾大生产运动临时展览馆等革命基地入手,实践队员们沿路感受了抗战时期军民共同奋战的历史,体会延安所承载的中华民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而其中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运动所创造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主的南泥湾精神更让每位实践队员们铭记于心。灵感创作遇瓶颈齐心协力脱困境
由于之前有过社会实践的经历,在一定经验的基础上,他们为期六天的规划十分详细,一边探访革命基地,一边进行文创设计。“开完小灶后组员们恍然大悟的状态让人很有成就感,因为确实提供了帮助。”杨彦帅回忆起与成员合作的经历,内心油然而生的成就感一扫当初设计进行时的迷茫与无措。他还谈到:“在实践过程中,炎热的夏天不仅让我们心情略显烦躁,还让我们在创作过程中无法静下心思考。每天的任务繁重,这次社会实践不是简单的旅行,而是让我们锻炼自己的能力--将专业知识快速的运用到生活中。”
日夜打拼实不易从容淡然为真心经过为期六天深入的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们对于延安精神学习的同时,实践队员们紧密结合实践主题,对延安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实践探究,深入到实际地点,通过实地走访,资料收集,整理分析对实践队研究大框架进行确立。对这些资料整理归类,因地制宜,并且红色旅游胜地为依托,以旅游者情感化体验为中心,以设计创新为手段,将文化、设计创新、旅游系统的融为一体,创建延安红色旅游品牌文化。杨彦帅还分享了他的真切体会:“在这次的调研过程中,慢慢感触了一种生活的无奈和逼迫,即使日夜熬夜,第二天也要保持饱满的精神状态,这让我想到了日后工作的自己,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大,免不了经历生活的酸甜苦辣。希望真到就业时,自己能保持一份从容淡然之心。”延安红色文创设计成果
文创产品以红色为主色调,围绕延安革命文化创意品牌创建,实现旅游体验的“品牌化”“闯进化”的转变,让所有人在延安重温革命岁月的同时,又能够选购具有延安革命文化特色的产品。围绕产品特色、用户需求、品牌形象三个方面展开,针对不同的设计对象,实践队员们采取不同的设计思维,努力打造延安革命文化特色品牌。
包装及日常产品设计
主题插画设计
平面视觉产品设计
三维产品及服饰设计
在实践成果背后,是艺术与设计学院“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开发实践队”的老师和同学为此次活动付出的巨大努力,才能促使实践活动取得成功,获得佳绩。团队成员在其中收获了许多专业知识、提升了自身的专业技能,积累了不少经验。
END
编辑
谭亚琴
审核
盛慧
材料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延安红色旅游文创产品暑假社会实践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