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拍摄延安抗战彩色影像公布
对于当年积贫积弱的中华民族而言,抗日战争是一场非全民族团结不能战胜甚至不能坚持的战争。早在年9月18日开始的东北抗战中,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抗联就尽可能联合感化原来的绺子(liǔ·zi,即土匪),把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都纳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旗下
年11月20日上午,曹慕尧等正在抗大开会,听到外面有声响,他们“赶到室外的高坡上了望,第一批日本飞机15架,自东向西,直扑延安城,接着就看见飞机抛下一连串的炸弹,形状像黑色的棒槌,临空而降落。”此即日军第一次轰炸延安。
抗战影像志烽火延安:延安轰炸
曹慕尧回忆说,“第一批飞机刚投完炸弹,第二批第三批接踵而至,每批都是15架,持续轰炸没有喘息和救护的机会。延安缺乏防空火力,只有用步兵作战的重机枪来对付成群结队的大批飞机。日本人有恃无恐,飞机飞得很低,投弹的命中率很高,数十枚重磅炸弹,小小的延安城里,顷刻间房屋倒塌,四处起火,到处断垣残壁,尸横街头。伤者乱爬乱喊,哀声震天,惨不忍睹。”
年,日军轰炸洛川
据东方出版社年出版、由奥托·布劳恩(李德)所著的《中国纪事》第页记载,延安损失极为惨重。中共初到延安时,“城内有几百座相当漂亮的房屋和院落,近郊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年学术社出版了美国合众社、伦敦《泰晤士报》记者哈里森·福尔曼的《中国解放区见闻》就有描述,在轰炸之后,“昔时的延安便成了一座瓦砾堆的废墟了”。
据档案出版社年出版的《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一辑第99页记载,边区政府在给国民政府行政院院长孔祥熙的急电中说,延安“连续遭受敌机轰炸,共投弹百五十九枚,死伤军民一百五十二人,毁房屋三百八十间……”请求中央政府予以援助。
张宣在《日寇轰炸延安亲历记》中描述,当时他从成都到延安开会,也目睹了11月20日延安遭日军轰炸后的惨状,“延安经此一炸,部分街道成了瓦砾场,各机关、学校纷纷迁到山上的窑洞中。城内尚存的房屋,有的拆迁到北部,大部分迁到南郊。”(《红岩春秋》年第5期)
而郑洪轩在《延河愤——年日机轰炸延安历闻》描述,此后“敌机又来延安轰炸几次,但由于延安平民均住窑洞,并提高了防空警惕性。日本飞机第二次来只炸伤几人和几匹马。”
延安城被轰炸,但街上石牌坊依然耸立着
日机空袭的重点是凤凰山,因为那里是中共领导人的居住地。毛泽东借住的李建堂家石窑遭到轰炸,中央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的窑洞被炸,30多名八路军干部、士兵阵亡。有一枚公斤的炸弹就落在陈云窑洞旁,所幸没有爆炸。延安人推测“一定有特务测绘了中央首长在延安城的居住地。”正是因为日军的轰炸,毛泽东被迫从延安城内凤凰山麓迁至延安城外杨家岭。此后,为防空袭,毛泽东长期住在杨家岭。杨家岭这个地名也从此载入史册。
日军多次轰炸延安,比如在第一次轰炸的次日(年11月21日),日军再次轰炸延安;同年12月12日,日军第三次轰炸延安;年9月8日,日机43架次猛烈轰炸延安,投弹余枚,炸死炸伤58人,延安城内房屋间被毁;年10月15日,日机71架次,分四批轮番疯狂轰炸延安,延安城内房屋大部分被毁;年10月26日,日军飞机最后一次轰炸延安。几乎与此同时,日本空中力量也停止大规模轰炸重庆,其航空兵主力被调离中国,前往太平洋战场与美军作战。
日军空袭后的延安城内基本被炸毁
据年3月10日《解放日报》的官方统计,抗战期间,日机共轰炸延安17次,投弹枚,造成人死亡、人受伤;毁坏建筑:公共房产间、石洞5座、民房间;另有基督教礼拜堂一座、房室94间;天主教堂房屋75间;牲畜伤亡:头;毁坏粮食:34.4万斤。
被炸后将材料运到三关外重建
日军屡次试图进犯延安,都被八路军挫败除了轰炸,日寇还试图从地面上进攻延安。日军可以实施进攻的路线有两条,一是从西安由南向北入侵。西安是大西南门户,若西安有失,四川与陪都重庆都会危险。因此国军胡宗南部有40万重兵驻守此地,严防死守。日军若从此路进攻,首先是兵力不足,其次是后勤补给线漫长,要经过多个国共两军的游击区,所以这条路是行不通的。
另一条就是从山西由东向西进攻。在抗战初期,日军在国军主力尚未在黄河设防之际(经过山西、上海等战事,国军主力集中在华中防守武汉等地),曾经以一个旅团的兵力试图迅速渡过黄河攻击陕北,消灭共产党。
中共方面对此很是重视,部署其河防部队与日军进行对峙。更重要的是日军该旅团孤军深入,已进入山西的八路军部队立即全面袭击其后勤补给线,利用山地地形,不断以伏击方式歼灭其运输部队,基本上切断了日军补给线,造成日军粮弹极度匮乏,迫使该旅团不得不从黄河边后撤到山西山地之外,并在后撤中屡遭袭扰伏击,伤亡人数达0多人。
延安新市场(年)
日军空袭延安后新建的市场沟大众戏院
治疗白癜风哪里专业北京哪些医院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