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可以用数字注解的城市
退耕还林20年
曾经,延安的生态环境差,山上植被稀少。尤其到了春天,经常会出现沙尘暴气候,空气中,漫天飞舞的满是沙尘,是大家口中名副其实的“黄土高原”。过去延安城的“黄土高原”年8月6号,朱镕基总理来到延安视察并调研,针对这里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建设提出了“退耕还林、封山绿化、个体承包、以粮代赈”的十六字方针。延安城的蓝天白云用数字注解延安的环境变化自启动“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延安共完成退耕还林.46万亩,占延安国土面积的19.4%,占到全国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的2.5%,陕西省的27%,完成营造林.6万亩,延安的森林覆盖率由33.5%提高到53%,植被覆盖度由46%提高到81.3%。延安宝塔区卫星地图(仅供参考)从20年间的卫星图上看,延安绿线向北推移了4公里,颜色明显变绿变深。延安市城区空气优良天数从天增加到天;退耕还林前入黄泥沙与年以来的7年相比,由每年的2.58亿吨降为吨,降幅为88%。延安子午岭华北豹图甚至在延安子午岭林区,发现了我国特有的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华北豹,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野生种群。退耕还林,攻在当代,利在千秋。随着林草覆盖率的大幅提高,森林植被的蒸腾作用愈发明显,降雨量的增加,促进了林草生长,形成了良性循环。近几年,延安的雨水变多了,还出现了云山罩雾的“类南方气候”景观。延安城华灯初上蓝天白云之下,绿色土地之上。延安人不仅收获着延安城市环境变化带来的满满幸福果实。同时,延安也在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延安全域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积极扩大创文宣传覆盖面,持续拓宽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为创文工作添砖加瓦,全力推进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延安退耕还林20年视频仰望延安城,退耕还林20载。延安人,以“延安精神”改造河山,在世界水土流失最严重的黄土地上持续实施退耕还林,创造出了山川大地由黄变绿的历史奇迹。让我们为延安点赞!本期互动你知道什么是“延安精神”吗?
回复“延安精神”
了解更多延安历史文化
下期预告一座可以用数字注解的城市削平33座大山建设延安新区
本期编辑:小延
本期审核:木杉
长按识别